網頁導覽

菩提家訊第58期

創辦人 朱斐悲智雙運 定慧等持

院民 念佛老人 敬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淺說(四)

白衣叟 敬述修晨朝十念法 生西方極樂國

董事長簡金武報告‧秘書游青士校稿江朝嘉董事事略

李惠珠信願行堅定念佛老人─李福明居士往生記

法務組長 郭宗旻 敬記菩提醫院精神安慰─曾蕭洽師姑念佛感應略記

編輯部本家院民進住情形報導

社工督導 李雅惠國民年金與老人照護研討會

護理長 方雅惠生命的活泉─是「溫度」

照服督導 蕭麗秋我們的阿公

社工員 高靖翔沈奶奶生命記憶

實習生 智善實習心得分享

社工組 整理服務學習心得

主任室本家大事記

悲智雙運 定慧等持 ......創辦人 朱斐   Top

  「悲」是指的慈悲,慈者給一切眾生快樂:悲者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
  「智」是指的智慧,抉斷曰智,亦即理智的知;簡擇曰慧。《大乘義章九》曰“照見名智;解了稱慧”。
  悲與智是佛菩薩所具有的一雙之德:智者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悲者下化眾生,屬於利他。若以之配於人身之兩手,則悲為左手、智為右手、如阿彌陀佛之兩脅士,則悲為左脅士之觀音菩薩、智為右脅士之大勢至菩薩。雙運就是悲智圓滿、同時具足運行的意思。
  我們學佛的人若有慈悲而無智慧,就會產生一種「愛見大悲」,即執著於人而起的愛;《維摩經問疾品》上說:「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鳩摩羅什法師註解說:「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愛者思惑、見者見惑,二者都是煩惱,對事的迷惑名愛、對理的迷惑曰見;如貪欲、瞋恚等為迷事的惑;我見和邪見等為迷理之惑。《楞嚴經六》也說:「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眾生若墮落入愛見的坑中,就迷失了成佛的菩提大道。今人在祝賀友人的婚禮中,常以「永浴愛河」四字為祝,此大錯誤也。他不明愛欲溺人,豈能譬之為河!又貪愛之心,執著於人、於物而不離,皆墮落難以自拔者!我們學佛的人,必須永出愛河以登彼岸。所以《八十華嚴上說:「隨生死流,而入愛河。」《楞嚴經》上也說:「愛河枯乾,令汝解脫。」要等愛河乾枯了,才能解脫。佛法中常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皆非學道之人所宜,都是成佛之道的障礙呀!所以有智慧而沒有慈悲,無法圓融地度化眾生也。
  那麼學佛之人,除了須「悲智雙運」外,還要「定慧等持」。有定有慧,佛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上落實、生根。若有定無慧,就無法廣開方便,恒順眾生;也無法斷除煩惱。所以必須「定慧等持」。才能真正達到自利與利他、定慧具足。
  何謂定慧?止心於一境、不使散動曰定。這是心性的作用。定是慧的本體,慧是定的作用,如有燈即有光、無燈則黑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又「等持」者,離掉舉(心不安靜的煩惱名掉舉)。故云“等”、心不散亂故云“持”,「等持」。平等保持。以諸佛菩薩入有情眾生界必須平等護念彼等,所以叫做等持。有定就能生慧,慧就是能起分別事與理、決斷疑念、通達事理的作用。雖然智與慧為通名,但二者實相對。達於有為之事相為智,達於無為的空理為慧。定慧等持才能真正達到自利與利他,定慧具足等持的效用。
  一切法皆是心法,所謂「萬法唯心」都是心的作用。;無論悲智、定慧,皆從心起,運行也是心的動作。只是因果關係而已。我們剛「信佛」的人,多希望自己能從佛法中,在生活上獲得一些利益好處;但當進入「學佛」階段時,才把眼光放遠到一切眾生身上,不祗為自己打算了。我人修學的念佛法門,既屬大乘行門,若能加行「悲智雙運、定慧等持」便萬無一失,必定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矣。
  最後、舉一首「掃地」的偈子輕鬆一下罷: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人人若將心地掃世間何處非淨地」
  -----2009/07/10/寫於滬寓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淺說(四) ......院民 念佛老人 敬述   Top

  第十八願十念必生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發起無上的至誠心,相信並且樂意要往生極樂世界,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乃至少到只有念十聲佛號,除了犯五逆重罪及誹謗佛法的人以外,都必定往生。如果不是這樣,我不成佛。)
  「十念必生」願是四十八願中的核心,也就是四十八願中,最偉大的一願,它普攝十方無量念佛眾生往生極樂。只要有信有願,包括三惡道在內的一切眾生,十念念佛無不往生。本願是阿彌陀佛無上大悲心的具體顯現,是無上智慧所流出的究竟方便。
  「至心信樂」:「至心」是至誠心,登峰造極的誠心,至誠懇切到最高最極的程度。「信樂」信是信心,樂是歡喜,表示非常相信、非常願意、非常高興。「至心信樂」就是聽到了佛的名字,知道了極樂世界的莊嚴殊勝,就一心信受歡喜,想要往生極樂國土。有人光重視持名,不重視信願,這是非常不夠的。蕅益祖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截流大師說:若無正信,雖努力念佛,不能往生。
  「欲生我國」:非常想要往生極樂世界,非常嚮往而且下定決心一定要往生,並且相信只要具足信願,一心念佛,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乃至十念」:雖然所念的佛號不多,甚至少到只念了「十念」就可以往生。能夠多念當然更好了。蕅益祖師說:「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十念」,若在臨終時,是連續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在平時修持,則可遵照宋朝慈雲懺主所立的「晨朝十念法」,每天晨朝都要連續念十口氣「南無阿彌陀佛」,從起修到臨終都不間斷。若能早晚都念就更好了。
  淨土宗就是要我們信願持名念佛,「至心信樂」主要是信,「欲生我國」是願,「乃至十念」是持名,是行。具足信願,但有十念就可以往生。包括三惡道在內的一切眾生,若能夠信願念佛,沒有不能往生的。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五條是極端罪惡的行為,犯了任何一條都要墮地獄。「誹謗正法」誹謗了佛法,誹謗了大德,這罪是極大的,必墮地獄。
  善導大師說:在四十八願中,是以第十八願為核心,其他每一條願都是第十八願的引伸。因為此願就是攝受眾生都能往生,都能證入無量光壽大誓願海的無上大願,顯出阿彌陀佛的究竟方便。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普令一切眾生同成佛道。
  蕅益祖師說:「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第十八願主張信願持名,名號就是佛德,就是佛所證的實德。這句佛號具足了無量無邊的一切法門。但當深具信願,乃至少到只有臨終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平時修「十念法」念佛,都決定可以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凡夫往生極樂就永離惡趣,證三不退,位齊一生補處菩薩,決定成佛。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易行道。我們再困難、再忙,每天只修「十念」總是可能的。所以「十念必生願」的功德不可思議。
   第十九願 臨終接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發起了殊勝的菩提心,並且勤修種種功德,以無上的至誠心,發願決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人臨命終時,如果我不能夠與極樂世界聖眾大菩薩們,一齊出現在此人之前,接引他往生的話,我不成佛。)
  本願的重點在發菩提心。無量壽經講三輩往生,最重要的條件都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結合一體的心。就是發決定要成佛,要廣度眾生的心。蕅益祖師說:「凡是發願求生極樂淨土的,就是無上菩提心,因為往生淨土就決定一生成佛,發願求生淨土就是發願一生成佛。」
  「修諸功德」,發了菩提心就要生起大行。若不修行,所發的心只是狂妄心,所以必須要修諸功德。要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包括了萬行。以修六度萬行的種種善根,至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蕅益祖師說:「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具足一切法門的一切功德,稱為「萬德洪名」,菩提心、六度萬行、種種功德都在這句名號之中。一心念佛,就是「修諸功德」。
  這個「臨終接引」願說:求生淨土的人,在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會同西方眾多的大菩薩們,一齊出現在此人前,接引他往生。這個願十分重要。因為人在臨終時,正是極度的昏亂與顛倒。古大德說:「凡人臨終,識神無主。」正當臨終的時候,人的識神已經昏亂,不能做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我們這一生所作的善事、惡事,都要一幕一幕不斷的顯現出來。所以在臨終的時候,四大分散已經苦不堪言,再加上顛倒,這時想要用功,凡夫是很難辦到的。現在所憑仗的,只有賴阿彌陀佛大願的加被。
  婆娑世界的眾生,雖然平常能念佛,可是見思惑不但未斷,連伏都沒有伏,壓伏一下都辦不到。在臨終的時候想要心不顛倒,能夠念佛往生,單靠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做到的。這時必須要全仗阿彌陀佛前來拔除業障救濟。所以臨命終時要心不顛倒往生極樂,就得全靠阿彌陀佛慈悲大願的加持之力。
  行人平日信願持名念佛是靠自力;臨終能正念往生,就要全靠阿彌陀佛的接引。近世念佛者多而往生者少,皆因信願有缺。如有深信切願,臨終但有十念、一念(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甚至少到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亦決定可以蒙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第二十願 欲生果遂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假設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至心嚮往,一心想念極樂世界,勤修種種功德,培植眾德的根本,並以至誠心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如果不能如願的話,我不成佛。)
  「聞我名號」: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名號是阿彌陀佛歷劫精修萬德圓滿的果實,就是佛所證的實德。阿彌陀佛經多劫勤修,有無量無邊妙德,成佛後,這句名號就具有無量無邊功德,也具足無量無邊的一切法門。蕅益祖師說:「六道眾生但聞佛名,即是多劫善根成熟。只要聞佛名號,佛必護念。」
  「繫念我國」:至心嚮往,念念願生西方,心心不忘極樂世界依正莊嚴。
  「植眾德本」:培植眾德的根本,勤修種種功德,廣植善根。念佛是諸善中王,「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既破邪見、又斷無明。菩提心、種種功德、六度萬行,都在這句名號之中,一心念佛就是萬德之根本,就是植眾德本。
  眾生聽到阿彌陀佛名號,就念念不忘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勤修種種功德、廣植善根、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必能如願。(未完待續)
  

 
修晨朝十念法 生西方極樂國 ......白衣叟 敬述   Top

  善導大師說:在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是以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為核心,因為此願就是普攝十方一切念佛眾生,只要「十念」就必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證入無量光無量壽大誓願海的無上大願。「十念」,蕅益祖師說:「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
   宋朝慈雲懺主遵式大師,見當時的國王、大臣因政務繁劇,想修行又無暇修行,乃設立了「晨朝十念」法,修此法用時短且最能攝心,故後來諸祖師都以此種念佛法作為普攝群機的最勝方便。
   「晨朝十念」的修法頗為簡單容易,行者每日清晨漱洗、整理服飾後,有佛像面向佛像,未設佛像面向西方,首先恭敬頂禮三拜(未設佛像者,可觀想佛就在面前)後,合掌恭敬站立佛前稍靜片刻,閉口、用鼻子深深吸一口氣,憋住氣後,開始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時氣不要從口或鼻子竄出來,一直念到沒有氣了,念不出來了,才算念完一口氣,就是「一念」。這一口氣的長短隨人而異,氣長的可念十幾聲,氣短的只念幾聲也好,盡一口氣為「一念」。每念完「一念」後,接著再閉口、用鼻子深深吸一口氣,再憋住氣接念下一念。如此總共要連續念十口氣,稱為「十念」。念時佛聲不高不低,不急不緩,它主要是令氣不散,藉氣束心。念佛要專注,使每一句、每一個字都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此法不容易有雜念、妄想,最能攝心。
  作此「十念」後,至誠跪在佛前,合掌恭敬發願迴向(至誠恭敬的念):
  「我弟子OOO(念自己的名字或法名),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經十念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念畢,恭敬頂禮三拜。(這堂功課完畢)。
  每日至誠如此,從起修到臨終都不間斷,必定能得到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家中有佛堂、佛像,須對佛像焚香禮拜。如果能增加每晚「十念」則更佳矣。
  許多祖師、高僧大德,認為念完「十念」後,若能加念菩薩名號更為完美,乃為事務繁忙又想要修行的人士,立了簡單的念佛儀式:
  一、 供佛:焚香、點燈、供清淨水等。(若未設佛像,這項不作也可以,但要心存恭敬。)
  二、 禮佛:面向佛像頂禮三拜。(未設佛像者,觀想佛就在面前,頂禮三拜或只合掌問訊。)
  三、 合掌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遍
  四、 合掌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一遍
  五、 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口氣(就是「十念」)
  六、 合掌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十遍
  七、 合掌念:「南無大勢至菩薩」十遍
  八、 合掌念:「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十遍
  九、 至誠跪在佛前,合掌恭敬發願迴向(即念前面的發願迴向文:「我弟子OOO,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念畢,恭敬頂禮三拜而退。
  迴向發願文亦可改念「大慈菩薩讚佛懺罪迴向發願全偈」一遍: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歸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迴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共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念畢,恭敬頂禮三拜而退。此偈有大威力,能滅一切罪,長一切福。每日至誠如此,必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教人念此偈,得大福報。
  

 
江朝嘉董事事略 ......董事長簡金武報告‧秘書游青士校稿   Top

  江公朝嘉老居士,生於民國二十一年,農曆十一月初六日,捨報於民國九十八年,國曆六月初九日,亦即農曆五月十七日下午二時十分,在孝子賢孫、家親眷屬以及眾多蓮友大德至誠懇切、一心念佛聲中,蒙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蓮友的心目中,江公朝嘉老居士,是一位慈詳和藹之長者!江師伯一生做人誠懇樸實,心地正大光明,是一位尊師重道-遵照雪公老恩師之教示,老老實實念佛的大修行人!江師伯不論何時、何地,總是表現出一幅仁慈、和氣的面容!平素與人說話總是輕聲細語,面帶笑容,從不與人計較!
  江師伯對內是一位非常疼惜子孫,照顧家親眷屬的仁慈長輩!對外是一位熱心擁護老恩師所創辦的台中佛教蓮社與聯體機構的「須達多長者」!比如像慈馨兒少之家、菩提仁愛之家、明倫月刊、國學啟蒙班、社教科、弘明中小學…等,都是江師伯和其夫人江劉品師姑盡心盡力護持的對象。
  雪公老恩師對在家學佛之人,所開示的修行法要有26字,所謂:「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應。」這26個字,江師伯可以說是完全做到了!江師伯不但是我們雪公老恩師的好學生!而且也是我們在家修行人之模範!
  江公朝嘉老居士,是台中市江進甲老先生的第二位公子!在江師伯十多歲時,他的母親就往生了!所以就由江進甲老先生,獨力撫養三男三女!江老先生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弟子!江老先生在世時,一有事就到普濟寺拜佛、念佛、掃地、排桌椅!江老先生同時也是一位很正直老實的木工師傅,一直都在台中從事木工之行業!因為如此,所以江公朝嘉老居士就與其二位兄長,繼承父親之事業!父子四個人,在光復後,憑著優良的手藝、技術,以及商業道德,同心協力,日夜打拚,白手成家,在南屯開創了很成功的「永進木器行」!
  江師伯在二十四歲時,與台中南屯區的劉品居士(也就是長年在蓮社協助插花事宜的師姑)結為連理!三、四十年來,夫婦一起來到台中蓮社和聯體機構,聽經聞法、受菩薩戒、念佛共修、護持道場,真正是一對菩提眷屬!甚至到了阿品師姑晚年生病、洗腎九年期間,江師伯更是不離不棄,日夜生活照顧,或送醫生館、或抓藥、或陪伴師姑念佛,像這樣有情有義的菩提眷屬,真是令人動容!
  江師伯在「永進木器行」擔任經理的職務,有四十年之久,江師伯曾經很安慰的說:「在他管理木器成品外銷的事宜時,他對品管的要求特別嚴格,因此,從未遭到客戶退貨之情形!」江師伯的認真與負責為公司建立了很好的名聲!當時正是我們台灣經濟起飛之時代,所以公司的訂單接不完!江師伯領導員工,日夜加班,忙碌萬分!而當時普濟寺之當家師法體欠安,已有一段時間了,江師伯即便是工作加班到晚上十點,他還是連夜趕到普濟寺去照顧師父!這種護持三寶之精神令人感動!
  更加令人欽佩的,就是江師伯一生都默默地在做「收埋動物屍體」的善行!在他的車上,隨時都準備著「鏟子」和「布袋」,只要他看到大路上或大路旁,有貓、狗被撞或丟棄的屍體,他一定停車,為牠們念佛、收屍,並且載到野外埋葬!江師伯慈悲,雖然是動物之屍體,也沾受其恩澤,何況是人道眾生呢?所以社會上慈善公益之事業,江師伯都盡力去做,一向都不推辭!過去,每逢菩提仁愛之家太虛紀念館,星期二講經之前一天,江師伯就開車載來一群蓮友,默默地來打掃大殿!前後大約有十年之久!又每逢暑假,台中蓮社舉辦「國學啟蒙班」之活動,江師伯更是出錢出力、開車接送老師、小朋友或運送物品…。啊!江師伯入世、出世間之善行功德,值得我們後學學習的,真是說不完啊!
  江師伯有三男一女!家庭生活,都非常幸福美滿!長男江裕福師兄,目前是台中蓮社助念組全職的志工。長媳林慧禎女士,則長年在菩提仁愛之家護持。次男江啟旺先生,是英文老師。二媳蔡慧貞女士,在製藥廠擔任副廠長。三男江文宏先生和三媳劉惠嬋女士在大陸發展事業。女兒江惠瑜女士,是心算老師。女婿吳旺家先生,在新竹大華技術學院任教。
  內外孫總共八位,個個品行端正、心地善良、家庭幸福美滿,真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啊!
  江師伯在二年前,阿品師姑往生之後,身體就一再出現衰老之現象,但是江師伯是學佛之老修行者,他知道世間無常、身為苦本,所以師伯一直都是安然自在!到了今年六月初一,因為腦部有些不一樣現象出現,經由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的治療,還是不能抵抗病魔之擾亂,最後在六月初九下午二時十分,在自宅均安街八樓,莊嚴佛堂,家親眷屬和眾蓮友佛號助念聲中,安詳往生,世壽七十八歲。
  江師伯往生後,除了台中蓮社蓮友隨時排班助念之外,各聯體機構,像慈馨兒少之家、菩提仁愛之家、弘明實驗中學、明倫月刊社、社教科等同仁,都自動前來助念!助念24小時後沐浴淨身,全身柔軟,相貌比生前更為安詳!相信以江師伯對淨土法門之深信、切願和其一生所累積之功德善行,具足多善根、多福德之殊勝因緣,必定蒙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品高升!祈願江師伯,在西方極樂世界,早日花開見佛、聞法、悟無生忍、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信願行堅定念佛老人─李福明居士往生記 ......李惠珠   Top

  家父李公福明先生於民國二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出生於新竹縣湖口鄉,家父排行老四,童年時期過著耕讀生活,一方面協助農耕,一方面到私塾念書,家祖父在農忙之餘,晚上必定陪伴在旁督促家父等兄弟姊妹認真讀書,所以家父從小培養成讀書的習慣。成年後從事保險業務工作,經由友人媒妁之言,於民國五十四年與家母周熟美女士結為連理,夫妻腁手胝足遠赴苗栗縣南庄鄉開立吉隆藥房,因待人謙和,服務鄉民不遺餘力,深受鄉民敬重與愛戴。對子女的教養很重視,除了傳承祖父讀書的家風,時時勉勵我們要認真讀書,在生活上也是細心愛護,令我們時時感念。學佛後更是不忘天天回向給家母及子女事事平安順利及共同學佛念佛,也默默用我們的名字去供養或樂捐,為我們培養學佛念佛的善因緣,這是家父對我們最深厚長遠的愛護。
  民國七十六年,由於家父體會世事無常及人生苦痛而學佛念佛,但鑒於鄉下缺乏聽經聞法及共修念佛的因緣,故於民國八十年毅然決然放棄藥房事業遷居台中一心學佛念佛,一方面在明倫月刊社工作學習而紮穩學佛念佛的知見及實修;一方面積極掌握機緣聽經聞法及共修念佛,更是專注研讀印祖文鈔、雪公太老師文集及淨土相關書籍。又經歷祖母及外祖母在念佛中安詳往生,更是堅定往生的志願,天天做早晚課及看印祖文鈔,如果有要事耽擱,第二天一定補做早晚課,漸漸年老視力退化後,更是專注念佛。家父信願行愈形堅定,於民國九十六年更入住菩提仁愛之家,放下家事,一心一意祈求早日往生極樂,家父將菩提仁愛之家當作是修行道場,他常提到印光祖師說不講是非及行住坐臥皆不忘念佛,又表示雪公老師說到一個地方就要為這個地方做些有益眾生的事,所以家父除了自己早晚定課、散課及研讀淨土相關書籍,為了試圖帶動其他老人念佛及聽經的風氣,而特別參加仁愛之家的早晚課及佛法與論語講座,平時隨手就協助做些小事,或是聊天時不論人我是非只是勉勵有緣者多念佛,或讚歎認真念佛者,同時天天回向給院民們,希望有更多老人能共同學佛念佛同生極樂。
  家父常常讚歎菩提仁愛之家是個好地方,時時帶著感恩的心,感謝有鄧老師如此好的道友可以互相勉勵,感謝院民們可以和平相處,感謝工作同仁們的熱心服務及護持,感謝有如此寧靜安全的環境可以專心念佛,感謝菩提醫院就在身旁貼心照護,感謝老師們及蓮友們溫馨的護持及關懷,感謝生老病死的提醒,更堅定早日往生極樂世界的信願行。
  民國九十八年六月二十三凌晨一點五十分,家父因心肌梗塞而往生,得年七十有三歲,因家父信願行堅定而感召台中百餘位蓮友助念二十四小時無間斷,使家父能在寧靜莊嚴的蓮池海會氣氛中,安詳沐浴於佛光中,而頂門溫熱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完成其生前最後的遺願。
  在此僅代表家父感謝菩提仁愛之家及菩提醫院種種人事物的護持,使得家父安然居住及專心念佛,而後能順利往生極樂,祈願大家也能學佛念佛同生極樂,阿彌陀佛。

 
菩提醫院精神安慰─曾蕭洽師姑念佛感應略記 ......法務組長 郭宗旻 敬記   Top

  曾蕭洽師姑今年八十一歲,是台中蓮社雪蓮念佛班老班員,早年跟隨雪公老恩師學佛,早晚定課不斷,念佛班會及聽經聞法也從不缺席,數十年如一日,精進不退,度化多人念佛,亦感化全家學佛。
   今年三月十三日的凌晨,因重感冒引發肺炎,呼吸困難,緊急送往台中某大醫院急診,經醫師診斷後,逕送加護病房(ICU),並立即插上鼻胃管、呼吸器、手腳都打著點滴,全身上下可說是佈滿了電線針管和儀器,師姑意識很清楚,一直默念佛號,從不放鬆,然而已無法說話,痛苦萬分,蓮友及親人要探望,也只能利用每天三個時段,每個時段半小時的短暫時間,師姑見了人即瞪大眼睛,全身顫抖激動,表現出恐懼不安的狀態,甚至有一段時間,師姑突然不認識人,連家人都認不出,只見其雙手緊緊合掌,口中念著阿彌陀佛,雙腳用力的踢,好像在和怨親債主搏鬥一樣,經全家大小念佛回向後,才稍微緩和下來。師姑因平常念佛功深,在此極大受苦中,仍然佛號不斷,病況雖無起色,然精神奕奕,在加護病房內折騰了月餘,最後醫師建議家人要幫老人家做氣切,否則就要拔管,因為插管太久,容易造成感染,此時令全家人又陷入兩難之際,於是其大女兒連絡宗旻前去探望,並詢問師姑要不要回菩提念佛,師姑猛點頭表示同意。
  經菩提醫院徐院長慈允後,其大女兒就在五月十四日簽下切結書,順利的讓師姑插著管子回到菩提醫院就診,此時師姑已非常虛弱且病情很不樂觀,宗旻集合家屬,以印光祖師的一段開示勉勵之,大意是:「念佛的人如有重病,當一心念佛求往生西方,若世壽未盡,則能速癒,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師姑一生念佛精進,志在生西,因此家屬此時也應一致的發心,求佛垂慈接引,並由師姑最掛心的先生─曾師伯,親自勸其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求生極樂,師姑聽後,很堅定的點頭說:「好!」宗旻隨即教導家屬輪班助念,並請徐院長拔管。靠著院長精湛的醫術及豐富的經驗,順利的將氣管及鼻胃管拔除,此時師姑才明顯的輕鬆許多。
   經數日的助念後,在醫院細心的醫治下,師姑身心反而漸漸恢復健康,現已能正常進食、講話、且漸能行走,並已出院回家休養。
   印光祖師云:「凡人有病,可以藥治者,亦不必決不用藥,不可以藥治者,雖仙丹亦無用處,況世間藥乎?無論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藥,此藥絕不誤人,服則或身或心,必即見效。」綜觀師姑此番經歷,實為念佛不可思議之一例證,可不信乎!

 
本家院民進住情形報導 ......編輯部   Top

  截至目前(98年6月30日)本家院民人數共計248人。
  ◎安養院民計:56人。
  公費安養19人。男14人,女5人。
  自費安養37人。男10人,女27人。
  ◎養護院民計:183人
  公費養護23人。男13人,女10人
  自費養護160人。男50人,女110人
  ◎本家收容2人。男1人,女1人。
  ◎日扥臨扥2人。女2人。
  ◎終身安養5人。男1人,女4人。

 
國民年金與老人照護研討會 ......社工督導 李雅惠   Top

  台灣的人口老化,在2008年已超過10.4%,而速度之快超過專家預期,不管在醫療還是生活照顧上,都呈現一種供需失衡的狀況,我們是否已準備好滿足這群年長者的需求呢?在台灣目前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依賴人口過高,情況日益嚴重。其中,老年人不但面臨工作能力衰退,甚至必須離開職場,其經濟條件改變,影響所及,許多問題於焉產生!因此,現在政府透過新的社會福利政策,以國家的力量規劃社會安全制度,保障國民最基本的經濟,國民年金制度因應而生,讓全民皆能納入這一層的保障。
  在這次的研習,首先介紹美國老人年金與老人照顧的演進。美國的老人福利政策共有四個階段:
  一、在1930年代的美國不像其他歐洲國家那麼早就規劃老人福利政策,主要是因為當地老年人口的比例偏低(約5.4%),加上當時的社會強調為自己負責的生活態度,且經濟市場強調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大環境如此,老人福利自然不被重視。而後在經濟大恐慌(GreatDepression)的經驗,迫使聯邦政府大力推動福利政策,救濟失業,對於老年殘障、生病、依賴兒童等,開始規劃第一階段的福利措施。之後是公共救助及公共衛生與社會服務的推行,並且開始實施國民健康保險,於1965年通過老人醫療保險。
  二、在1965~1980這段期間,可稱為老人福利的發展期。許多老年福利方案陸續推出,包括醫療保險、殘障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而且也著手修訂社會安全法案。
  三、1981~1993年代:此時因在社會服務與老人住宅方面,有許多人認為要立法給予更多保障,但有更大的一群人擔心福利排擠效應,會使得其他弱勢的利益被剝奪,因此在經濟衰退與失業增多的現實社會裡,老人福利政策呈現停頓狀態。
  四、1994至今:在1996年通過「個人責任與工作機會調和法案」,是美國自1935年來最大規模的社會福利改革方案。
  台灣老年經濟保障與生活照顧政策,就年金的意義及給付方式而論:
  一、年金與年金保險的意義:年金係指一種定期性繼續支付給付金額的方式,按年、半年、按季、按月等方式支付給付金額之意。它同時兼具保險與救助兩種方式。在本質上,是指透過保險方式提供定期性支付給付金額的保險制度。在制度規劃上,又可依其保障程度及職業別而有所謂基礎年金與附加年金的設計。
  二、台灣老人經濟保險政策與體系,我們是以職業類別保險為發展基礎。
  三、社會保險老年給付:
  1. 軍公教人員保險老年給付:軍人保險的退伍給付,主要係採取一次給付方式。公教人員依法退休、資遣或繳付保險費滿15年者並年滿55歲而離職退保者,予以一次養老給付。
  2.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須年滿60歲)
  (1) 保險年資合計未滿15年者,請領老年一次給付。
  (2) 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者,請領老年年金給付。
  有兩種算法,得擇優計算給付金額。
  3. 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
  (1) 年滿25歲,未滿65歲之國民,且未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
  付者,應加入國民年金保險制度。
  (2) 已領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且未領取其他相關社會保險年給付者。其保險給付包括老年年金給付、身心障礙年金給付、喪葬給付及遺屬年金給付。
  最後討論到老人面臨之身心問題:
  一、 體認老人心理之一般困境與問題:老、貧、孤、退休、退化、中風或骨折等、垂危、厭世、對死亡的恐懼。
  二、老人的情緒問題:
  1. 多重損失:老年期可能發生的事,像喪偶、失去健康、失去經濟來源、失去社會地位等。
  2. 許多危機:如與社會脫節、被人排斥等。
  3. 婚姻糾紛:與老伴互動越來越少。
  4. 退休適應不良:角色失調,未能妥善規劃退休後的生活。
  5. 感觀退化:因生理退化而引起,造成人際關係的誤會。
  6. 面對死亡的過程:否認、憤怒、討價還價、失望、無奈地接受。
  三、一般老人的心理特徵:失落感、無用感、自卑感、疏離感、孤獨感、
  恐懼感、無助感、依賴感、矛盾感。
  我們必需了解老人的需求,因為他們的各種需求若未得到充分滿足,就個人或家庭,甚至是社會,將會付出更多的成本。因此,從經濟方面來探討台灣的人口老化問題,年金制度將是勢在必行的趨勢。老年人的經濟有保障,需要他人照顧時,不論是選擇在家照顧、居家服務、機構喘息服務,或採取機構式的照顧模式等,將有更多元的選擇。最後,希望政府的美意,真的能夠落實老有所養。

 
生命的活泉─是「溫度」 ......護理長 方雅惠   Top

  如果說人存在的依據是“一口氣”在,那麼,我認為給人真實存在的感受則是“觸摸時的溫度”。
  我總是喜歡用我的雙手去觸摸長者的臉龐、手心,實質的感覺她們的存在,藉著「溫度」的傳導,送上我心中無限的祝福。
  近日來,有位長者反覆出現病危的狀況,我常常前往探視她,站在她身旁看著她很努力的呼吸著,在心疼、難過之餘,我總會不自主的用手碰觸她的臉龐或握住他的雙手。當感覺到她的溫度時,我的內心有著難以形容的激動與感恩!心裡想著:謝謝您還活著!
  她傳來的溫度讓我感受到溫暖,相信藉著彼此溫度的交流,她可以收到我最誠懇的關心與祝福!
  也許有那麼一天,這「溫度」會從她身上消失,我會悲傷、會失落,所以我會更珍惜每一天能夠照顧她的日子,希望能藉著我的雙手將祝福的溫度傳給她。

 
我們的阿公 ......照服督導 蕭麗秋   Top

  子夜十一時三十分,我準備值大夜班,在交班時,得知今天新進住了一位阿公,與阿公打招呼後,發覺阿公只用他那超級無辜的眼神望向我,並無任何言語或行動的回應,我的直覺告訴我:「阿公可能是語言神經有受過傷,所以才沒有其他反應吧!」
  正當我在忙碌時,聽到有聲響,趕緊探向房門外,原來是阿公正往客廳的方向走,因為護士有交代阿公的步伐不穩,為顧及安全,只好先暫停手邊的工作立即安撫阿公,並帶他回房間休息,繼之,一顆心懸在半空中,一邊工作一邊注意阿公的動靜。
  阿公每隔十來分鐘就起床一次,每一起床,我便與他比手畫腳,請他回房休息,阿公每次都很配合的回去房間。這些舉動讓我認為阿公應該不會說話!連續幾天的大夜班,我若要和阿公交談,一定得再加上手勢筆劃。
  今天,上的是小夜班,晚餐用畢,正當我忙碌地協助阿公阿嬤們回房休息時,突然耳畔傳來一個聲音「我要來睏喔!」,尋聲望去,竟是阿公在與我說話,我瞪大了眼、張大了嘴「哦!」的回應他一聲!原來阿公會說話呀!
  爾後在與家屬的談話中,瞭解阿公是一位沉默木訥的人,在這些與阿公相處的日子以來,我相信阿公一定是收到了我對他釋出的善意,所以他開口對我說話了,阿公現在越來越適應本家的生活了,我誠心地祝福阿公平安、健康,阿彌陀佛!

 
沈奶奶生命記憶 ......社工員 高靖翔   Top

  人生就像一場戲,相扶到老不容易,
  因為有緣才相聚,吃苦享樂在一起,是否更該去珍惜,
  兒孫瑣事由他去,神仙羨慕好伴侶。
  
  在涼爽的早晨,亦或悠閒的午後,經常可以在機構一隅見到爺爺推著奶奶散步,或者是陪伴談心,爺爺會帶著水果前來探望奶奶,對奶奶的關懷之情表露無遺。奶奶年紀已七十有五了,是一位文靜賢淑的長者,與奶奶打招呼時,她會露出靦腆的笑容來,奶奶因中風而左半邊身體癱瘓,每天皆十分勤快的至醫院復健。
  奶奶小時候生長在一個大家庭的環境中,家中共有十個兄弟姐妹,兩位哥哥,兩名弟弟,五位姊姊,奶奶是女孩子中排行最小的孩子,由於上面有兄長、姊姊們在,故奶奶並不需擔負照顧弟弟們的責任。當時的生活環境仍為日治時代,受日本教育,奶奶唸到小學畢業。
  每當奶奶提到與爺爺認識的經過,總是露出靦腆的笑容來,奶奶回憶當時的情況表示雙方是經由鄰居、媒人介紹而認識的,原先兩人互不相識,雖然居住在同一個鄉鎮上,但彼此之間卻是到相親才有的第一次的接觸,也因緣際會了解到當時兩人還念同一間學校,曾經是學妹與學長的關係。奶奶與爺爺的感情相當深厚,奶奶在陳述自己與爺爺之間的互動時,神情顯得相當幸福,爺爺也表示夫妻五十年了,感情當然濃密,夫妻之間就應該像同林鳥般,要互相扶持、照顧,能做夫妻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當然要好好珍惜,要能達到白頭偕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境界。
  爺爺也不禁感慨的闡述在他們那年代是ㄧ輩子走來始終如一,就這麼一個老伴,相對於現今的婚姻生活,『伴』隨時可換,想一想,面對這樣的伴,有其意義何在?台語的妻子發音為『牽手』,『牽手』意指的應該是要牽一輩子的手,而在現今的社會裡,時下年輕人的觀念中,這好像成了天方夜譚,讓爺爺不禁搖起頭來。
  奶奶幽默的開玩笑表示自己屬猴,很會爬樹,爺爺屬羊,專門吃草,兩人相差一歲而已,奶奶在二十三歲時嫁給了爺爺,並育有三男一女,當時的生活十分困苦,需要和爺爺一起到田裡工作,在收成的季節中,得去幫忙收割、晒榖,由於當時是鄰居相約誰家先收割,就先去他家幫忙,大家相互幫忙、支援,免除額外請工人的費用。爺爺在一旁也表示奶奶真的十分辛苦,每天須挑著扁擔,裡面裝著十幾個人份的食物到田裡來,大伙用餐完畢,奶奶還須先挑著扁擔回家之後,再度前來田中做事,且在奶奶懷著老二時,肚子已經很大,即將臨盆,但還是需要挑著扁擔,走著來回需要兩小時的路程,送飯給每個在田裡工作的人吃,相當辛苦與危險。
  奶奶在教育子女上,抱持著孩子願意讀書便努力賺錢供其唸書,在小兒子需要挑燈夜戰、熬夜讀書考師大附中時,奶奶曾三更半夜起來準備宵夜,擔心孩子餓著了;目前每個孩子都有好的歸宿與工作,奶奶感到很欣慰,奶奶在生病之前,兒子女兒皆同住在一起,儼然是個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後來,因奶奶生病改變了原本的家庭形態,目前爺爺一個人自己住,兒女都已各自為家,而奶奶最掛念的小兒子,目前在台北開書店,媳婦是位鋼琴老師,小兒子會每個月匯錢供奶奶使用。
  奶奶在述說自己中風經過時,不禁悲從中來,眼淚滑落臉頰,當時奶奶在家中看電視,不知原因為何,忽然腦出血,大兒子見狀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送至醫院動手術,經四十天後才將腦部縫合回去,目前奶奶有在復健,但是狀況是維持在沒有惡化的情況下,左手臂依然會感到疼痛,無法移動,需藉由右手來搬動左手,雖然如此,但奶奶還是勇敢的面對,有時,奶奶會主動與鄰近的同儕談談天,說說自己的感受,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不然便是和其他長者一起觀看電視,以及參與捏塑課程,生活上也相當愜意。
  
  借鏡
  「婚前選擇你所愛,婚後愛你所選擇」,維持一個好的婚姻關係,關鍵應該在於相互包容與扶持。看見伴侶的美好,包容伴侶的不完美。從奶奶的故事裡,見到一段細水長流的夫妻之情。
  「夫妻是緣,無緣不聚,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話套用在奶奶真是十分的貼切,的確不只是朝朝暮暮,而是生生世世。又以「結婚,並不只是單純的享用已做好的幸福餐,而是二人必須共同的學習如何做幸福餐,並且享用它。」即可說明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看看奶奶與爺爺的夫妻情深,反觀現今離婚率的攀升卻說明了「此情不渝、相守一生」其實是不容易實踐的諾言。有種天下最善變的是愛情,最難經營的是婚姻之感。
  其實,人生是自己的,是好是壞都要靠自己去闖,切莫為天邊璀璨的彩虹,漠視身旁俯拾即是的幸福,不論是夫妻之情、父母之恩、手足之愛、友誼之情,有時,不妨回頭看看在自己身邊的一切人、事、物,會發現原來幸福離自己這麼近,莫待失去時,才感慨的體會到人在福中不知福之道理。

 
實習心得分享 ......實習生 智善   Top

  心中存著感恩的心,感謝菩提仁愛之家提供實習生學習的場所,在仁愛之家中學習到許多實務及理論上的知識,給予我的人生有重大的啟示。
  在個案會談中,阿公及阿嬤很容易相處,首先我與阿公及阿嬤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在活動的過程中,阿公及阿嬤也會關心我,給我許多支持及鼓勵的話語。就在仁愛之家中學習如何陪伴老人家下棋、練氣功;與老人家學習說日語、認識多種語言的問候方法;體會長輩們帶孩子的經驗、做人處事的道理及與人相處的點滴,這些都是阿公及阿嬤親身經歷過,從他們的故事中,使我從中得到心得;除此之外,也教授我如何挑青菜、選水果及製作菜餚的材料,讓我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
  有些常識是書本找不到的,是要靠經驗的傳承,真的很高興阿公及阿嬤可以分享他們經年累月的訣竅,讓我省掉許多找尋資料的時間,能順利完成目標。有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每位仁愛之家的住民們都是寶,等著我們去發掘。
  活動筋骨是每個人必需做的運動,老人家也需要動動他們的身體,在團體活動中,主要希望長者能夠多活動,協助他們身體更加健康活絡,只要身體健康心情就會快樂。我在實習期間帶領的活動以觸覺球為主題,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社工員給予我許多指導,讓我更瞭解長者的手部功能可以發揮的程度,在活動設計上能更加貼近長者的需求,使團體活動達到真正的功效。
  實習中體驗大、小夜班是很寶貴的經驗,尤其在大夜班中,與護士、照顧服務員一起上班,體會到他們的辛苦,更加瞭解跨團隊領域中每個人的角色,在值班中也遇到安養的長者,睡不著想找人談天的狀況,於是社工實習生就派上用場,與住民談談心,讓長者的心靈得到舒解,在學習中發現社工的角色在夜班也是有部分需求,但是通常機構都由護士幫忙解決。體驗夜班能更加了解住民晚間的作息及活動內容。
  住民相當重視節慶及禮俗,仁愛之家也會舉辦節慶活動,讓長輩們感到過節的氣氛,在實習過程中遇到清明節、浴佛節、母親節及端午節。在清明節時舉辦包春捲活動,長者就會提到他們以前是怎樣做春捲,在快樂中回憶過去,有些長輩手無法親自包春捲,其他長者也會幫忙,再送給他們吃。浴佛節及母親節的活動,感謝有佛光會的志工菩薩共同協助辦理,讓長者們感受溫馨的場面,在此活動中我也體會到社工在各個層樓主持活動的辛苦。端午節活動是協助住民製作手工藝的粽子,製作過程及選擇材料都是重點,在之中嘗試各種顏色的配件,每粒粽子加上祝福的話語及作者的名字,當老人家看到自己的手工藝粽子完成時,臉上都掛著心滿意足的表情,是給我最大的回饋。
  在這二個月中實習,讓我體驗到要花錢也學不到的經驗,那是長者們對於文化知識的傳承,再次感謝仁愛之家給予後學學習的機會,我會好好珍惜這寶貴的經驗,將來也能應用在實際的社會工作中。

 
服務學習心得 ......社工組 整理   Top

  ◎勤益科技大學聶順宏
  經過這次學校安排的服務教育課程,使我獲益良多,從服務中學習到不少事物,接觸到平常不曾體會的經驗,更深刻地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我的爺爺已經九十多歲了,身體依然硬朗,而在仁愛之家裡看到許多爺爺奶奶年紀比我爺爺輕,卻受病痛所苦,有的不良於行,有些甚至無法言語,日常生活都需要別人照顧,想必非常不方便,這讓我體會到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僅節省了許多醫療上的開支,也是老年生活品質良好的重要關鍵!而且父母的健康也是兒女最大的福氣,不是嗎?
  在服務的過程中我也看見了人情冷暖,有些子女非常孝順,幾乎天天來探視自己的父母,而有些爺爺奶奶天天掛念著,卻常常盼不到自己的兒女來訪,令人不勝唏噓。
  隔代之間因為接觸時間的長短、頻密程度,常會出現親密或疏遠的兩極現象,有了在仁愛之家的寶貴經驗與深刻感觸,我們更應該從關懷自己的長輩開始身體力行,至少每個禮拜打電話問候長輩的近況,放假時多回家陪陪他們,雖然這不是學校的學分,卻是人生必修的一門課,今日的爺爺奶奶,即是明日父母的寫照,亦是未來自己的景況,人類就在這樣一代一代的新生、茁長、青壯、衰老然後凋零的循環中輪迴不停!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等到失去時才後悔萬分,只是徒增遺憾啊!
  
  ◎勤益科技大學高文豐
  參加這次的社會服務教育,這個課程很特別,它讓我們有機會去關心許多老人家,看著菩提仁愛之家的老先生、老太太們,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在台北的爺爺和奶奶。
  在服務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體驗是,我與同學們在協助照顧服務阿姨盛餐點給老人家享用時,其中有一位老奶奶,我們怎麼苦口婆心勸她吃一點飯,她都不肯,而且不停流眼淚,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老奶奶太想念他的兒子,所以忍不住掉下眼淚,看到奶奶這樣子,讓我內心感到十分難過。
  每個人都有父母,會想念自己的親人也是人之常情,讓老奶奶住到仁愛之家,想必也是非常不得已的,我想可能是因為家人的工作繁忙,沒辦法好好照顧奶奶,所以才把她帶來仁愛之家安養,希望讓奶奶能得到更好且更完善的照顧。希望老奶奶的家人有空能常來看她,不要讓老奶奶因為想念家人而太難過。
  這次學校讓我們參與這門課實在很有意義,畢竟能服務教育的機會實在不多,而且現在治安不如幾十年前的好,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所防備,使得人際之間產生冷漠。藉由服務教育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學習如何為他人服務、回饋社會。
  服務教育讓我們可以付出自己的愛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認為這門服務學習課程對我來說真是一個相當特別的體驗,能夠盡自已所能幫助別人,這種體會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的。希望下次我有機會能多參與類似服務教育的活動,把自己的愛心奉獻出去。

 
本家大事記 ......主任室   Top

  九十八年上半年度
  一月
  98.1.1佛七法會(六)
  98.1.2佛七法會(七)
  98.1.4清洗水塔
  98.1.10菩提醫院旺年會
  98.1.11法鼓山歲末關懷
  98.1.14疼痛療法研習會
  98.1.16大里市立托兒所來訪
  98.1.18圍爐「春至菩提‧福滿仁家」
  98.1.19皈依典禮
  98.1.20員工尾牙
  98.1.21疼痛原始點療法研習會
  98.1.22台中縣政府來訪慰問
  98.1.25除夕一把抓活動
  二月
  98.2.1報恩法會
  98.2.4讀書會開課-怎樣克服你的困難
  98.2.6安養團體活動(元宵猜燈謎)
  98.2.11論語讀經班開課
  安養院民出遊(樂成宮與南天宮)
  98.2.12大悲懺法會
  98.2.17佛三法會(一)
  98.2.18佛三法會(二)
  98.2.19佛三法會(三)
  98.2.21慈濟來訪
  狗醫師來訪
  98.2.23員工電影賞析
  院民會議
  98.2.24養護院民團體活動(動中取靜)
   定時噴霧系統啟用
  三月
  98.3.3疼痛療法研習會
  98.3.4長青學苑春季班佛經導讀開課
  98.3.5養護院民團體活動
  98.3.6長青學苑春季班論語選講開課
  98.3.12養護院民團體活動
  98.3.14大悲懺法會
  98.3.15法鼓山來訪
  98.3.19佛三法會(一)
  養護院民春遊(豐富公園)
  98.3.20佛三法會(二)
  98.3.21佛三法會(三)
  慈濟來訪
  98.3.23院民會議暨慶生會
  98.03.24朝陽大學勞作服務
   感染控制演習
  98.3.25養護院民團體活動(動中取靜)
   內政部視察
  98.3.26安養院民春遊(圓滿劇場與花市)
  98.3.28東海大學學生服務
   疼痛療法講座(一)
  98.3.29疼痛療法講座(二)
  98.3.30員工電影賞析
  四月
  98.4.2報恩法會
   養護院民電影欣賞
  98.4.4疼痛醫療基金會來訪
  98.4.6安養院民電影欣賞
  98.4.8本家46周年紀念日
  98.4.9養護院民電影欣賞
  養護院民團體活動(手工潤餅)
  98.4.12法鼓山來訪
  98.4.13大悲懺法會
  98.4.16養護院民電影欣賞
  養護院民團體活動(手工潤餅)
  98.4.18佛三法會(一)
  慈濟來訪
  98.4.19佛三法會(二)
  98.4.20佛三法會(三)
  院民慶生會暨院民會議
  98.4.21安養院民出遊(自然科學博物館)
  98.4.23養護院民電影欣賞
  98.4.26第10屆第3次董事會
  98.4.27員工電影賞析
  98.4.29養護院民出遊(自然科學博物館)
  98.4.30員工體檢
  五月
  98.5.2浴佛節暨母親節感恩聯合活動
  98.5.6鄭先生義唱
  98.5.8僧伽醫護採訪
  98.5.10法鼓山來訪
  98.5.12大悲懺法會
  養護院民手工藝活動(粽子DIY)
  98.5.14養護院民手工藝活動(粽子DIY)
  98.5.15消防安全設備檢查(一)
  98.5.16消防安全設備檢查(二)
  老人個案服務計畫研習會
  慈濟來訪
  98.5.17佛三法會(一)
  98.5.18佛三法會(二)
  98.5.19佛三法會(三)
  養護院民手工藝活動(粽子DIY)
  98.5.20亞洲大學來訪
  98.5.21養護院民手工藝活動(粽子DIY)
  98.5.22安養院民團體活動(包粽子與香包DIY)
  台中一中來訪
  98.5.25員工電影賞析
  慶生會暨院民會議
  98.5.26鄭先生義唱
  台中縣政府端午節來訪慰問
  98.5.30如何與老人談臨終關懷研習會
  報恩法會
  六月
  98.6.1直笛班半年公演
  98.6.6機構管理與志工管理研習會
  98.6.8華民基金會來訪
  98.6.10大悲懺法會
  98.6.11養護院民團體活動
  98.6.14法鼓山來訪
  98.6.15佛三法會1
  98.6.16佛三法會2
  98.6.17長青學苑佛經導讀本期圓滿
  佛三法會3
  98.6.18養護院民團體活動
  98.6.20長期照護機構的效益研習會
  慈濟來訪
  98.6.22院民會議暨慶生會
  98.6.26長青學苑論語選講本期圓滿
   消防演習
  98.6.29員工電影賞析
  報恩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