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春季出遊-外埔花博園區-2F
2019-03-15 記者thebes在菩提仁愛之家報導
文字
今天清晨下了一陣小雨,讓天氣更為清朗,空氣也格外清新,但雨後讓溫度微降。工作人員分別幫長輩準備了帽子跟外套。本家自去年花博開幕已舉辦過五梯次的秋季出遊活動,分別去過豐原葫蘆墩、后里馬場、森林園區;而這次首次帶長輩們到花博外埔園區,十分令人期待。
從本家到外埔園區大約四十分鐘車程,長輩們的臉上也充滿笑容,很期待今天的旅遊。下車後發現氣溫還是偏低,幾位長輩穿的外套太薄,因而讓長輩套上輕便雨衣擋風。進到園區後,我們先到樂農館參觀,此館以「一方地,千畝田,以農為樂」為展示主題,結合農業、生活和人文,描述土地、作物與農人的故事。並將稻米、水果、蕈菇、茶葉四種台灣重要作物作為主題。館內展覽的農作物及農作用品,並將以前穀倉搬到展館內,讓家裡務農的長輩勾起滿滿的往日回憶,務農的長輩也分享自己以前種過哪些作物。
出館後,我們帶著長輩走過漫步水中步道,步道將景觀水池一分為二,讓我們可以近距離觀察水生植物,走在步道上迎著風,令人心曠神怡。
智農館的館內分為五個樂章,以智慧化生產為概念,定位為農業生產、農業運銷為主之環境場域。首部曲-「臺灣帶給世界的禮物」,結合科技投影方式呈現一顆種子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發芽、生長、進而形成生態的過程,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尋找自然與經濟共存之道、解決糧食問題。繽紛的色彩結合歷史及生態,短短3分鐘的影片,訴說著台灣大自然的美及我們現在正面臨的問題。
第二樂章-「種原奏鳴曲」,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物種、臺灣瀕臨滅絕的原生植物,以及植物和昆蟲、藍綠藻、動物之間的共生關係。沿著木棧道兩側的蕨類植物,彷彿漫步山中步道。木棧道出口右側有一池蓮花,大家順勢沿著池塘排成兩排,以蓮花池塘為背景合照留念。
第三樂章-「永續圓舞曲」,呈現中台灣里山的栽培模式,先人選擇栽種作物的用意和栽培操作上的智慧,在保有生態的自然農耕同時,又能兼顧經濟生產,讓農業得以永續發展。在這裡我們看到台灣農業的經濟奇蹟,外銷國外的蝴蝶蘭、香蕉、稻米…等經濟農作。
第四樂章-「農業傳承進行曲」,展示科技運用於農業上的可能性,我們如何在未來管控產銷失衡的方法。還有用玉米葉製作的衣服,鮮豔的色彩,搭配華麗的設計,令人嘆為觀止。
回程時,長輩輪流在車上分享心得王長輩分享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香蕉都種的肥肥肥,與他自己種的香蕉很不一樣。而陳長輩則分享玉米葉做的衣服,令她印象深刻。其他長輩雀躍地表示下次還要再參加出遊活動。
今年的台中花博展讓本家這次規劃十個梯次,預計帶兩百多位長輩前往。這次花博三個展區經過精心設計與規劃,搭配聲光效果及色彩繽紛植物造景,令人目不暇給;希望最後三梯次的出遊活動,都能有好天氣,長輩們可歡喜參與花博之旅。
影像
觀看影片介紹
鳳梨特展區
大合照